images
 
 
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
【蘋果日報社論】健康大數據有助精準防疫與公衛(陳保中、林先和、林亮瑜、魏志阜)
3/16/2021

健康大數據有助精準防疫與公衛(陳保中、林先和、林亮瑜、魏志阜)

2021.3.17蘋果日報刊載

陳保中/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理事長

林先和/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秘書長

林亮瑜/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博士生

魏志阜/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生

 

我國全民健康保險實行以來,對於提昇國人健康有著相當大的裨益。由過去20多年來就醫資訊匯集而成的健保資料庫,其去識別化健康資料,被廣泛地應用在醫療研究、政策推廣、中醫藥療效等學術領域。健康大數據在學術研究、醫療科技、經濟發展貢獻及隱私保障議題過去已有許多討論,本文針對防疫、實證決策、勞工環境污染與食品安全的角度,分享健保資料庫對公共衛生的貢獻。

健保資料使用防疫關鍵

過去一年新冠肺炎(COVID-19)造成全球大流行,而台灣如世外桃源般地在疫情中維持正常生活,所仰賴的除了全民的防疫意識和醫護公衛同仁的努力外,背後的資訊網絡串聯是更是功不可沒。史丹佛大學的王智弘教授在《美國醫學會雜誌》(JAMA)撰文,提及串連健保資料與入境紀錄,是台灣防疫能夠超前部署的一大主因。藉由健康資料的連結,可在疾病潛伏期即時追蹤潛在病患,達到精準疫情調查,這是我國可以在防疫上控制得當的契機。此次全球大流行影響層面極廣,可能進一步改變了民眾的就醫習慣以及傳染病分布,在後疫情時代仍須持續追蹤,並依此對未來的疫情做出準備。

近年來歐美各國在不同領域皆強調實證決策的重要性,如美國於2019年通過了《實證決策基本法》,要求聯邦政府施政應以實證為依據。這樣的實證思維,在錯誤訊息氾濫的當代尤其重要。健保大資料的設計,可以作為風險溝通與實證決策重要依據。

我們可以借鏡英國在這個世紀初的公衛危機,1998年一篇錯誤連結疫苗與自閉症的研究,經媒體渲染報導後,導致英國麻疹疫苗施打率嚴重下滑,英國各地麻疹流行;直到2004年,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iam Smeeth教授(即將上任校長)團隊使用英國的健保資料庫研究,證明麻疹疫苗並不會造成自閉症。透過實質研究作為溝通的基礎, 英國公衛系統持續地向大眾宣導正確的疫苗資訊,終於在2011年讓麻疹疫苗的覆蓋率超過9成,成功遏止了麻疹疫情。另在此次COVID-19疫情期間,透過分析英國的健保資料庫,學者們得以歸納出病患死於新冠肺炎的危險因子,作為疫苗施打優先順序等公衛決策的重要依據。

建立嚴謹資料串連法規

健保資料庫的使用,對於我國的職業、環境與食安議題非常關鍵。環境污染或工作場所的危害,往往需經過很長的時間才會顯現其健康效應,造成公共衛生研究上的極度困難。如果環境和職場的監測資料能夠與全國健康資料庫串聯,將能準確探討危害與疾病的時序性和因果關係,讓受到職業危害和環境污染的受害民眾有機會能夠維護權益。

在台灣美國無線電公司(RCA)的工傷訴訟案中,受害勞工在職場長期暴露致癌物,藉著連結健康資料庫的研究,提供訴訟所需之科學證據,才能替弱勢勞工爭取遲來的正義,不致於成為被遺忘的聲音。又以在台灣日漸受到重視的空污議題為例,過往因資料收集困難,難以評估空污對大規模群體的健康效應;藉由串連健保研究資料,能進一步建立起本土的空污研究,發現此一環境危害對國人健康的影響。

近年來屢次成為媒體焦點的食品安全議題,亦適合透過健保資料進行追蹤。過往食安研究難以進行大規模、系統性的人體試驗,此為研究的根本限制;若能透過整合型資料庫的串聯,研究者可針對大規模食物化學品污染暴露進行溯源,追蹤個案長期的健康效應,亦可探討食品規範改動前後的健康樣態遞嬗,評估政策之影響。

綜觀上述科學證據與國際經驗,健保健康資料有其無可替代的重要性。全民健保資料若無法應用於公共衛生政策制定,最大的受害者將是社會底層的弱勢族群,持續拉大弱勢族群健康不平等。因此,正確使用健保資料庫可保障公眾健康,有其公共衛生上的重要價值。然而我們也同意,在數位時代資料庫的使用規範應與時俱進,建立嚴謹的資料串連規定以保護個人資料隱私。唯有透過完善的法理建制,才能讓健保資料庫能夠成為守護全民健康的堅強後盾。

新聞來源:蘋果日報

   
Powered by Taiw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© 2011  
會址:台北市中正區10055徐州路17號543室      統一編號:21100531    
秘書處:02-23919529/ E-mail:tpha@hg3c.com     
編輯部:02-23584341/ E-mail:10.6288tjph@gmail.com   
傳真:本會已無提供傳真,還請不吝掃描或拍照後,E-MAIL上面兩個信箱
 (編輯部原tjph@hg3c.com將同步收信至2023/12/31後停用)